
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7-23 08:54:02 浏览: 次
——记江西省兴国县宏兴林场场长朱来英中国绿色时报8月26日报道她,从千里之外的浙江杭州下放到江西峡江,又辗转来到曾有“江南沙漠”之称的兴国,在这里开启了她的第二次人生。她,凭借中级厨师资格证书,本可在城市获得一份无风险、收入较高的工作,却毅然放弃老本行,爱上了造林这一行。
10余载过去,没有人清楚她吃过多少苦,但大家有目共睹的是:她把2万余亩荒山,变成了延绵的“绿绸带”,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。今年,她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绿化女状元。
2008年,她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妇女发展论坛,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的接见。她,就是兴国造林大户、宏兴林场场长朱来英。
毅然选择拓荒造林路1991年,在峡江供销社工作的朱来英下岗后,承包了供销社的旅社。凭着过硬的厨技和良好的信誉,她把旅社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,生活过得很惬意。1996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。有一天,她听说一个躲藏了数年的债主在兴国火车站前开店,于是动身前往兴国追债。
虽然债务没要回,朱来英却发现兴国拥有广阔的荒山,从泛着黄色的土地中,她看到了商机。看准商机却不盲目动手。
为了全面掌握情况,朱来英没有马上回去,而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,花费6万多元,步行走遍了兴国的各个乡村。1997年,她选定社富、枫边、茶园3个乡,买下2万多亩荒山,准备造林绿化。朋友劝她:“你什么项目不可以干,非得跑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山沟里去折腾?”“林业项目风险大,周期又长,你一个女同志行吗?”自强好胜的朱来英却认定,这个险值得冒。
心动不如行动。在买下荒山后,她又回到峡江,终结了与供销社的承包合同,告别家人,带着积蓄,开始了在兴国的造林之路。
辛勤汗水换来满山翠面对连绵的荒山,朱来英决定先不上山挖坑,而是从两方面入手,以解决日后大规模造林的前期问题。一方面,她请专家论证,降低开发风险系数;另一方面,走访村民,化解矛盾,取得村民支持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。专家和村民的支持增添了她拓荒造林的底气和信心。
首战告捷后,她便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开荒造林阶段。按照专家论证和指定布局,2万多亩荒山适宜种植毛竹、油茶、杉树。于是,她在荒山上搭起了茅棚,在茅棚前挂起了宏兴林场的牌子。
在山上,她既是指挥官,也是战斗员。为了抢季节、赶时间,她与聘用的村民同样住茅棚、睡地铺,吃野菜、点松香、顶寒风、冒酷暑。别人一天打穴60个,她非打70个不可。
过度的劳作,她变黑了、瘦了、老了,全然没了城里女人的娇贵样。有一次,在下山的路上,她脚下一滑,身子失去平衡摔下陡坡,性命保住了,却摔断了腿。在住院期间,即使再思念家人,渴望家人的陪伴,她也忍住不说,硬是一个人挺了过来。
由于太牵挂山上的打穴工程,伤势还没好,她就拄着拐杖到山上坐镇指挥。随着造林地向前延伸,她在山上搭建的茅棚也一次次向前移动。10多年来,先后移住了18个茅棚,种植了300亩毛竹、500亩油茶、1.4万亩杉树,新修了20多公路山路,新建了3000立方米蓄水池。
冬去春来十几秋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一年的勘查,两年的种植,10年的管护,连绵千里的荒山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绿绸带。
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拓荒造林的成功给朱来英带来了财富。据专家保守估算,2万多亩林地价值至少有上千万元。
然而,朱来英比谁都明白,这上千万资产来之不易,同样凝聚着村民的心血和汗水。于是,她怀着回报社会、回馈村民的心情,在拓荒造林中,拒请外地专业造林施工队,把打穴、返穴、整地、种植、施肥等事情留给当地村民干,让村民既不误家中农活,又能在林场获取劳务收入。合作让朱来英和村民实现了共赢。
她投资种植的300亩毛竹第四年就开始间伐,500亩油茶也于两年前开始进入丰收期。她无偿将毛竹和油茶划交当地村民自行管理采伐,还表示在5年内,将继续投资,由村民自行管理。特别是林改后,她提高了林农的分成比例,油茶和毛竹的收入全部归村民。她的这种做法,使这片绿洲具有了永不褪色的动力。
本文关键词:皇冠app下载装
本文来源:皇冠app下载装-www.xianlietou.com